WFU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關於孩子教養影片的省思




昨天在自己臉書被強力刷版的貼文就是鰻魚家家酒的教養影片(【鰻魚家家酒】親子溝通-家人客人大不同!點我看內容),贊同和反對聲音都有的情況下,專頁的影片貼文已經刪除。


出發點是良善


討論一件事情可以從出發點、過程手段以及結果來做討論,以出發點來說,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並自我檢討,這是每位父母最想要達成的心願之一,


過程手段不恰當


但是過程手段我認為是不恰當的(當然不是只指鰻魚媽媽,泛指在網路上持續刊登小孩的清晰照片、影片),從我以前的觀念就認為孩子不是父母親的財產,小孩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常的情況下繼承父母親的意志出生不正常就不討論了

在小孩沒有成為負責任的成年人前有些人年紀老大不小了也不懂得負責,我不贊成把小孩的照片或影片放在公開場合包括小孩同意(小孩想事情還不周全)或您有設隱私鎖朋友都一樣(通常會出賣您的都是朋友),尤其是小女孩,

您永遠不知道會不會有心懷歹意的人根據您透露的網路資料找到您的小孩,小孩的成長過程會不會受到同儕的異樣眼光、甚至特別對待,網路世界造神快、毁神也快,小孩未來的時間還很長,一旦走偏了將會萬劫不復(可參考2017冬季日劇《四重奏》裡面的大提琴手小雀),

再來針對影片內容,我有一點點小小意見,客人真的可以隨便嗎?可以玩玩後拍拍屁股走人嗎?這應該是沒禮貌的客人吧,


結果是巨大的


我一直覺得父母親身教言教都重要,尤其是身教大於言教,小孩不是笨蛋,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一言一行都會是他模仿的對象,對於鰻魚俐落、成熟的回答,這讓我想起倪匡的科幻小說《創造》,

裡面講述一對生物學家夫婦設法改造一個罪犯的大腦,讓他成為一個好人,於是用夫婦兩個人自身的腦電波來改造罪犯的腦電波(他們認為自己有用於社會,是兩個好人),最後只是讓他變得像生物學家夫婦的狡詐、有心機,鰻魚的影片我看到好幾支影片都是用哭著說話的方式,這會不會變成是鰻魚的一種制式反應,好讓父母感覺到誠懇或是楚楚可憐,

至於利用臉書、公開網路影片等來達到教養的討論或是學習,以邏輯來說是有問題,因為每個家庭的父母教育背景不同、社經地位不同、每個小孩的個性也不同,對應到同一個事情解決的方法就應該千奇百怪,

就像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就應該去做嗎?孔子說先請教父親兄長之後再看要不要去做;另一個學生冉有問孔子相同的問題,孔子說就去做吧,這裡面的原因就是兩個學生的個性不同,冉有容易退縮所以孔子鼓勵他積極,子路個性衝動所以孔子請他先去問父兄的意見,以免衝動行事,這就是因材施教,

自己的教養觀念一旦放在網路接受公評,網友的意見一定是正反並存,其中一定會有討論到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洽當,所有以前的影片都會被拿出來放大檢視,鰻魚的父母甚至鰻魚本身有接受巨浪襲來的心理準備嗎?


萬變不離其宗,正解在此選我選我


親子教養類書籍一直都是暢銷排行榜的前幾名,我相信每個父母親都是當父母親才開始學習做父母親的,遇到孩子的種種問題不知如何應對時,總希望有盞明燈可以指引明路,但前面所提百百種的父母對上百百種的小孩,標準答案並不存在,唯一的解法就是父母親持續讓自己進步、向善,成為小孩的模範,讓小孩思考出他自己的答案。